close

liber    

Karen 是天秤座地,我知道做出醫療方向的選擇跟判斷,對即使是天秤座的人來說也是具有無比壓力跟掙扎的,好加在她不斷地為我做出最好的醫療判斷。當然,這張圖也暗示著我在家中的地位是........

2013.07,我發現腫瘤復發,但又不能進行放療跟化療,因此我們開始尋找各種可能的治療方式。這時的我們,對免疫療法的了解根本就是白紙一張,甚至連聽都沒聽過。某天,我們在網路上搜尋免疫療法,但一知半解,因此我們開始走訪國內各大醫院,尋求醫師的解答。

我們先去掛新光醫院醫師的門診,主要是因為這位醫師有發表過免疫療法的文章。我們跟他請教免疫療法的狀況跟可能就醫的機會,他回答我們,免疫療法是騙人的,沒有效的,也不願意引薦日本的免疫療法就醫管道。接著他提出他的治療方式,就是進行電療50次(一天打兩次,據這位醫師說劑量會打比較低),同步進行標靶化療。總費用一個療程加下來約45萬台幣。我一聽就想做拉,因為這是我知道無法治療後,我聽到第一個可以治療的方式。

Karen 當下冷冷地問了醫師一句,若進行放射線治療,若干年後我的頸動脈因此發生纖維化的狀況,導致血管破裂的大出血或阻塞而中風的狀況怎麼辦?機率是多少?

醫師也回答【先不管那些發生的機率,先把腫瘤殺死再說,若真的發生血管爆裂也就只能讓它發生】

Karen 聽完當下就拉我離開診間,然後苦勸我不要進行,因為醫師沒有考慮治療術後的生活品質跟狀況。

過不到一周,我們前往台大門診,也看了一位資歷很深的醫師(當然有是看到網路上有相關免疫療法新聞採訪過這位醫師),我們一樣問他免疫療法如何?(反正我們就把我們自己當獃子,花150元來問問題,不懂問就對了)

醫師沒有回答我們的問題,直接說臨床沒有數據,但建議我們先進行超大量化療,殺死所以好細胞讓他重生,同時配合進行幹細胞移植,費用需要自費100多萬台幣。治療的方式沒有聽很懂,但我似乎就像溺水的人又看到浮木,想拚命抓住浮木。(就是想做就對了)

Karen 再次冷靜地問,醫生,三個月前我老公做最後一次化療,白血球低到只有500,連打五針長白血球的針,才讓白血球恢復到5000以上。若進行超大量化療,若好細胞都不生長了,該怎麼辦?

這位資深的醫師開始支吾其辭地說,我這麼年輕,不會不會啦。

Karen 聽完再次拉我離開診間,再苦勸我不要進行,因為醫師沒有考慮治療的風險跟我最後一次化療的狀況。

Karen 用一個說法讓我冷靜下來,她說:

【這些醫生沒有免疫療法的臨床經驗跟統計數據,憑甚麼直接否定免疫療法的成效?這些醫生提供給妳治療方式,也都沒說讓腫瘤縮小的機率是多少啊?所以免疫療法跟這些醫生提供的治療方式是處在同一個天平的比較基準上。】

接著,我們開始詢問榮總的醫生,包括我三個主治醫師對免疫療法的看法。放射科醫師認為,以我的狀況,這是個可走的路;血液腫瘤科醫師,我們問他幾種不同免疫療法施打細胞的效果,他很老實說,他臨床經驗沒有案例,因此他真的不知道效果如何,但看到國外的研究報告,哪幾種的免疫細胞的效果較強,他有的病人前往中國大陸進行免疫治療,目前看起來狀況還不錯等等的經驗分享。最後問到我鼻科主治,她贊同免疫療法是一條可行的道路,因為考量我術後的風險(血管爆裂)、現行台灣可進行的治療方式沒有,因此建議我走向這條路。

在此,我必須先感謝我北榮的醫師,因為他們考量我的生活品質,同時對我所提出的問題,也就醫生所獲得的資訊跟我們進行說明跟建議,這真的是醫者仁心,站在病患的同理心思考治療方式,更是視病猶親。

回到對治療方式的選擇衡量,以我們自身的經驗,當然理解每個治療的選擇都是完全的依據個人狀況進行衡量 (病況、術後狀況、能力是否可負擔等等因素的綜合)所做出的決定,也因為如此,做出類似決定的心理壓力與掙扎,更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也想呼應之前看到虎醫師所說的話,癌症的成因目前是個謎,也因為成因是謎,所以各種治療方式都有人在討論、試驗,然後有的人說有效,有的人說沒效。保健品如此、氣功如此、免疫療法如此、蔬果汁如此、中醫如此、心情的調整也是如此,我甚至認為,化療、手術、放射線也都是有的人有效,有的人無效。所以,我最後選擇的方式是,我能力範圍的所及的,各種方式都試試看,並持續一段時間,然後觀察身體的反應,不要事先侷限自己在一個圈圈中,而應該盡量擴大治療方式的圈圈。

當然,最後我樂觀跟阿Q地想,假設有一天我腫瘤消失了,也不知道是甚麼方法治好的。而我更相信我會好的。

arrow
arrow

    卡斯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